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欢迎您访问重庆历史名人馆!
   

名人春秋

清代文化名人(六):钟云舫

2019-06-12 来源: 重庆历史名人馆 阅读: 1077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国古代文学至此呈现多元化发展,兼容历代文学特色的局面,在康乾盛世期间达到了繁荣的巅峰。重庆在清朝分为重庆府和夔州府,清初的“湖广填四川”运动使重庆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人口的流动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从康乾盛世到清末民初,先后有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王尔鉴、周煌、龚晴皋、李世棻等,在文学、书画、经史等方面,对重庆的文化、社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本期介绍“联圣”钟云舫。
 
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钟云舫雕像
 
      钟云舫(1847—1911),名祖棻,又号铮铮居士,清重庆府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人。清末秀才,曾在县城设馆授徒20余年。著有《招隐居》二卷、《振振堂集》八卷。撰写的《锦城江楼联》,现悬于成都望江公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受江津知县构陷,囚于成都。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狱中创作《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计1612字,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彰显出其作为楹联大师的才华。
 
      设馆授徒 西学启蒙
      钟云舫出身于书香门第,童年时代就因善作对联而闻名乡里。从后来钟云舫的学生郑埙为《振振堂联稿》所作跋文里可见:“我云舫先生,幼而聪颖。初为文,即善巧对。少长,每辄试冠军,以文名噪群。”
      年轻的钟云舫与无数学子一样,以考取功名为人生目标,然而事与愿违,他3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之后又因父母接连染病,为恪守孝道,他放弃功名,在家侍奉双亲,以设馆授徒为业。
      当时正值洋务运动兴起,西学东渐,中西方文明碰撞激烈。钟云舫思想非常开明,十分重视对西学的传播。他在楹联中鲜明地表现出对西学的态度:
      综新旧之编,莫谓今文无、古文有;
      统中西之学,请看近者悦、远者来。
      钟云舫相信中西文化能有机融合,授课时除教导学生孔孟之道,还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及英语、法语,在县邑开西学之先。钟云舫博览群书,对经史百家、西方科技深下功夫,是重庆人“开眼看世界”的典型代表。所作《东西洋赋》记述世界各地的地理资源、风情物产、科技文明,是当时少有的世界地理和科学普及之作,堪称重庆版《海国图志》,具有重要的启蒙价值。
 
      为民请命 侠肝义胆  
      光绪十八年(1892年),朱锡蕃任江津知县,朱锡蕃品行不端,毫无为官之德,在任期间欺压百姓,强抢民田修筑莲塘,使民众遭受失地之苦。钟云舫为人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对朱锡蕃的行为深恶痛绝,作诗联讽刺他的腐败罪行。如《题莲塘(其二)》:
      绕岸垂阳照绿烟,膏腴千亩种红莲。
      可怜负郭斯饥女,都为家无一寸田。
      对此,朱锡蕃恼羞成怒,革去钟云舫廪银,强行关闭了他的塾馆,还煽动县邑儒生陷害他。钟云舫被迫远走他乡,流落成都。在成都期间,钟云舫游览名胜古迹,撰成《锦城江楼联》,上写蜀地风物,下叹自身遭遇,表达满腔激愤之情。
      钟云舫这种爱好打抱不平的侠义精神使他一生受累,他也曾撰联自嘲:
      健忘自觉浮生老;
      多累都缘侠气生。
      晚年的钟云舫发誓:“从此卷旗收伞,不管闲事。”但仅仅几年之后,他便打破誓言,再次挺身而出,伸张正义。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川连年大旱,民不聊生,江津知县武文源却篡改粮章,加租加征,全县民怨沸腾。年逾55岁的钟云舫撰写状纸,为民请命,经四川总督岑春煊受理,武文源被革职查办。武文源对钟云舫恨之入骨,贿赂重庆知府张铎,截取钟云舫以往诗作中的只言片语,加上“妖言惑众,播乱民心,结党为奸,意图不测”的罪名,使钟云舫在成都被关押了3年。
      在狱中,钟云舫“以泪和墨,以血染纸”,用一天时间写下《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这副长联洋洋洒洒1612字,上述洪荒,下陈当世,以海内外历史为背景,揭露当世民生之多艰,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的完美结合,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命途多舛 发愤著书 
      钟云舫曾撰联形容自己:
      侠烈一层,刚傲一层,愚拙一层,懒惰一层,屈指世间谁似我?
      功名相厄,银钱相厄,疾病相厄,患难相厄,伤心命运不如人!
      可见他历经坎坷,命途多舛。钟云舫一生所经历的洋务运动、鸦片战争、百日维新等重要事件,极大地震撼了他的灵魂,铸造了他的忧患意识,促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进行深切思考。同时,他处在社会黑暗、贪官污吏横行的时代,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以底层人民的视角深刻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因而其作品是我们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
      钟云舫能诗擅文,更工于撰联,平生创作楹联4000多副,经他于晚年整理编成《振振堂集》八卷。其中联稿四卷,收录对联1800多副;诗歌两卷,选录诗歌200多首;散文两卷,收录散文34篇。他还著有戏剧《招隐居》传奇两卷。这些著作一经发行就风行于世,直至抗战期间,仍多次再版。
      钟云舫的楹联集中国楹联艺术和韵律之大成,从数量和质量而言,其堪称古今中外第一人,是名副其实的“联圣”;其诗歌题材广泛、意境鲜明、格律严整、饶有韵味;其戏剧主题鲜明,典雅而诙谐,是雅俗共赏的佳作。纵观其各种形式的作品,都深切地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义和团运动,直至辛亥革命前期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均有记录,可以说是反映重庆近代历史进程一部编年史,是中国近代文化和文学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