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新闻
川博馆藏首展广安 张大千敦煌临摹真迹点亮“大漠长歌”
【编者按】张大千(1893—1952),四川内江人,画家、书法家。抗战时期到重庆从事文化活动,1944年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等画展,为抗战筹集捐款。1945年率李复等赴大足考察石刻艺术。2023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501位历史名人之一。
4月6日上午,广安市博物馆“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上,《张大千临摹初唐伎乐菩萨图轴》《张大千临摹隋朝佛像图轴》等5幅作品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生动展现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清明节假日期间,张大千作品首次在广安展出,为文化爱好者开启深入了解敦煌文化的新窗口。
踏入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展厅,观众们神情专注,有的踮起脚尖,目光紧紧追随壁画细节;有的侧身贴近,手指在空气中比划线条走势。“张大千先生是20世纪中国画坛极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眼前这5幅作品,便是他远赴敦煌,历经两年多临摹研究所作。在当时,文人画多用水墨,张大千想探索中国绘画技法,在敦煌用复笔重色,笔力也变得丰厚浓重。”讲解员蒋书禾正为参观者讲述张大千在敦煌临摹的历程和成就。
张大千为追寻晋唐艺术遗风、弘扬中华文化,于1941年至1943年奔赴敦煌,在艰苦的戈壁环境中开展两年半的临摹与考察工作,留下大量珍贵的艺术作品与考察记录,开创了敦煌艺术研究的全新篇章。如今,5幅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真迹首次在广安展出,为“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增添历史底蕴。
展厅里,柔和灯光洒在展品上,为临摹壁画真迹披上古朴光晕,壁画色彩在光影交织下更显明艳。在长90.2厘米、宽69.1厘米的《张大千临摹初唐伎乐菩萨图轴》中,四位乐神聚精会神地演奏箫、鼓、曲颈琵琶和小铜钹乐器,面部神态细致入微,灵动的双手以及随节拍而动的曼妙姿态,让观者似可闻其声。在长131厘米、宽67.4厘米的《张大千临摹狮奴图轴》中,画中人物呈侧身像,身穿盔甲和尖足靴,风带绕肩摇曳展拂,正昂首阔步呈向前行走之态,画家以白描线条勾勒人物面部,运用明黄、蓝、青绿等色表现人物的轩昂英姿。
为丰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加强馆际之间交流合作,广安市博物馆向四川博物院借展五幅张大千临摹敦煌画文物,展出将持续至5月20日。四川博物院研究员胡蔚表示,“张大千先生是传统绘画的集大成者,展览中展出的5幅文物品相保存完整,不仅是张大千先生对20世纪40年代敦煌壁画的再现,还加入了张大千先生对艺术的理解。”该展览已接纳各地游客12万余人次。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文物的展出,能够丰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展览内容,促进文物资源交流,进一步丰富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本文转载自广安市博物馆,内容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