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欢迎您访问重庆历史名人馆!
   

名人新闻

北京化工大学原创话剧《我叫范锐——范旭东》 重现化工精神

2025-09-24 来源: 知学阁 阅读: 189

【编者按】范旭东(1883—1945),湖南湘阴人,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奠基人,被毛泽东赞誉为不可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之一。先后创办中国第一家精盐生产企业——久大精盐公司、亚洲第一座苏尔维法制盐企业——永利碱厂、中国第一座化肥厂——永利铔厂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办企业与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2023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501位历史名人之一。

范旭东新闻图.png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体育馆内座无虚席,由校话剧团精心排演的原创话剧《我叫范锐——范旭东》在此开启首场演出。这部时长90分钟的作品以“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的生平为蓝本,通过史诗般的舞台呈现,重现了这位实业先驱与科学家侯德榜等人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以化工为炬点亮民族工业希望的峥嵘岁月。

该剧系北京化工大学话剧团继《侯德榜》之后推出的又一化工题材力作,将历史文献与艺术表达有机融合。剧中通过“刺破不公偏见”“争取民族盐碱”等振聋发聩的台词,生动再现了范旭东救国之路——从1914年创办久大精盐公司打破“洋盐”垄断,到1918年创立永利制碱公司挑战西方技术壁垒,再到抗战爆发后的民族气节,完整呈现了中国化学工业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

1921年,留美博士侯德榜应范旭东之邀回国担任总工程师。合作初期,团队便遭遇棘手的“红碱事件”,被外国公司借机诋毁“中国人造不出纯碱”。剧中深度还原了团队日夜攻关的场景,最终解决诸多难题,制得了中国人自己的纯碱。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久大、永利先后遭轰炸,制碱设备沦为废铁,范旭东半生心血瞬间化为废墟。团队不得不西迁,将残存的仪器图纸辗转数千里迁至四川。1940年终于实现复产,让化工之火在西南一隅重新燃起。

“中国没有独醒的一个人,只有早醒的一群人”。当大幕落下,到场的侯德榜长孙侯先生与北化青年们的掌声经久不散,让两代人对化工先驱的敬意在剧场里交融。这部话剧不仅是对民族工业先驱的致敬,更成为一堂生动的“化工思政课”,让“化工救国”的精神火炬在新时代青年心中薪火相传

  

(本文转载自知学阁,内容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