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欢迎您访问重庆历史名人馆!
   

名人新闻

新时代巴蔓子精神传承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2020-12-23 来源: 湖北日报 阅读: 694
       【编者按】巴蔓子(生卒年不详),今重庆忠县人,战国时巴国将军,守国为民、保全疆土,刎颈留城、义贯日月。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两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12月19日,新时代巴蔓子精神研究暨利川市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召开。
       会上,中南民大巴蔓子课题研究组公布最新权威研究成果。课题组严谨地梳理与考证巴蔓子葬身地,对巴蔓子精神、英雄形象建构与提炼进行了总结,并推出系列权威研究成果,为学界进一步研究、传承弘扬巴蔓子文化提供扎实的基础性资料。全国各地30名知名专家学者云集一堂,围绕这一成果展开深入讨论交流,并形成广泛共识。
       课题组研究成果显示,巴蔓子族系粗略线条是:伏羲(太昊)→咸鸟→厘→后照→顾相(务相)→巴蔓子,属于南支巴人,也就是后来称的廪君蛮。巴蔓子时代上限大约在战国早中期,下限至周显王时期(公元前368年左右)。巴国将军巴蔓子为巴人廪君蛮支系,巴蔓子长期生活于巴国东部,巴蔓子将军主要镇守在巴国与楚国接壤东部边疆一带,也是其主要活动区域,防线地在今利川都亭山与七岳山之间柏杨塘(白羊塘)南浦雄关至三峡岸、万县、奉节、云阳一线。
       专家们认为,巴蔓子属于民族英雄,其形象定位在忠、义、烈、勇、智五个方面,与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不谋而合,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一致认可。巴蔓子是中华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巴蔓子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和传承利用好巴蔓子忠勇刚烈、以身许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巴人的后裔,利川人也提炼出“开放包容、诚实守信、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十六字精神,其主要内容与巴蔓子精神一脉相承。正是这种勇武仗义的民族性格和顽强进取的民族精神,才造就了一个富有个性的山地民族。
       据悉,课题组共推出系列权威研究成果论文4篇,即《文本书写与社会记忆:巴蔓子葬身都亭山历史人类学考察》(段超、李然)、《用忠烈抒写的历史:巴蔓子精神的现代意释》(萧洪恩)、《巴蔓子英雄形象构建与文化认同》(段超、刘安全)和本地民俗专家谭宗派撰写的《关于清江源都亭山巴蔓子墓的调查研究》,且均已公开发表。同时,课题组还完成一部20余万字的《巴蔓子文献集成》收集编撰工作,包括古籍史料13篇,民间口承文学12篇,研究考证22篇,传播宣传13篇,为学界进一步研究、传承弘扬巴蔓子文化提供扎实的基础性资料。
       据了解,2018年6月,利川正式启动东周时期巴国将军巴蔓子课题研究工作。2019年8月,该课题全面进入学术研究阶段,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多次深入实地走访调查,获取了大量有关巴蔓子文化遗存及民俗资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课题组结合典籍文献、田野调查和民俗资料,对巴蔓子故里、族系、葬身地、姓氏等进行了严谨地梳理与考证,对巴蔓子精神、英雄形象建构与提炼进行新的总结。
 
(本文转载自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