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欢迎您访问重庆历史名人馆!
   

逸闻趣事

丰子恺逃难途中不忘教子

2023-04-17 来源: 《世纪》2003年02期 阅读: 390

/杨光裕、黄宾笙

 

1681698701950482.png 

 

1938年,丰子恺举家逃难到桂林,在师范学校教书。离家五里多路,校长劝他住校,他不肯,理由是,晚上他要教儿女学习文化。那时,丰子恺买了一本培根的英语论文和几本古诗词。他抱着才几个月的儿子新枚,见缝插针,千方百计地教几个读小学的儿女读背其中的文章和诗词,既学英语,又习作文。

后逃难到广西宜山(今宜州区),丰子恺在浙大执教。请了浙大机械系一位姓周的高材生到家里为孩子补习几何、三角等课。另外,还让几个孩子定期到城里开明书店,请浙大同事王星贤帮助教英文。

当全家辗转到遵义后,逗留了三年,丰子恺也坚持教子从不懈怠。主要教子女练习写作。每周一次,他召集几个子女,举行“和闲会”,大家一边吃点心糖果,一边听他讲故事。糖果点心共5元,“和闲”与“5元”,与家乡话发音近似,因此称“和闲会”。后因物价飞涨,每次得买10元,就改称“兹贤会”,也是谐音。听了故事后,孩子们必须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写下来,容许加一些细节。写成后,作为作文交丰子恺批改。他都仔细批阅,在佳句处用红笔画双圈,并在文末写几句评语。这样,使其子女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

 

原标题:丰子恺逃难途中轶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