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新闻
“郭沫若与文化抗战”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编者按】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501位历史名人之一。
近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挖掘抗战时期郭沫若等知识分子对文化抗战的历史贡献、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郭沫若与文化抗战”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理论研究所、郭沫若纪念馆承办,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金民卿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马援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会长卜宪群,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伟分别致辞。
金民卿对文化抗战的历史进行了全面回顾,提出应赓续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为人民做学问的坚定政治信仰。强调开展文化抗战研究时,必须始终坚持唯物史观,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两个结合”的基本原则,秉持以人民为本位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文化抗战的道路,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要全面加强、积极推进文化抗战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力弘扬文化抗战所承载的跨越时代、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为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动力。
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国强主持。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朱昌荣研究员,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高国荣研究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名誉会长蔡震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魏建教授、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廖久明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李斌研究员等六位专家先后发言,分别从史学、文学、个人经历与时代影响等多个维度,共同勾勒出郭沫若通过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在抗日抗战中所作的卓越贡献,高度肯定了文化抗战的历史地位与重要作用。
四个分论坛环节,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文化抗战的历史经验与时代价值、文化抗战精神的学术建构与历史传播、战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承、郭沫若与文化抗战等议题进行交流对话,展现了新时代文化抗战研究的最新成果,提供了精彩的思想碰撞。
(本文转载自沙湾区沫若图书馆,内容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