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欢迎您访问重庆历史名人馆!
   

名人春秋

侯光炯的绵绵大地情

2022-06-30 来源: 重庆历史名人馆 阅读: 723

/刁向远

 

1656579470454140.jpg 

20世纪90年代,侯光炯在田间指导学生观察土壤结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四川省长宁县竹海镇的田间地头,常年活跃着一位白发苍苍、瘦骨嶙峋、与普通农民无异的老人。镇上的人几乎都认识他。他就是在这里蹲点17年的中国土壤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西南农业大学(今西南大学前身之一)一级教授侯光炯。

图片所表现的,就是侯光炯在乡间带着学生和农民实地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挖土刨坑,给土壤“看病”、开“处方”的情景。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此时他年迈体弱、视力极差,但他却依然那么专注。

侯光炯常常对身边的学生们说:“不怕吃苦的,不怕下农村生活的,决心给农民服务一辈子的,可以学农,学土壤专业。”他用一生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

侯光炯从国立北平农学院毕业后,于1931年到国民政府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是该机构从事土壤研究的唯一一个中国人。1935年7月,他代表中国参加了在英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土壤学大会,成为登上国际土壤学讲坛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在水稻土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国外同行的瞩目,应邀赴欧美9国考察土壤及科研状况。1937年年初,他怀着“科学救国”的心愿回国,立志走中国自己的土壤研究之路。1938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迁到重庆北碚。此后10年,在养家糊口都成问题、缺乏最基本的仪器设备的情况下,侯光炯坚持采集样本、反复观察测定,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土壤的粘韧曲线来测定土壤特性以及田间肥力短期鉴定等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侯光炯被选聘为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听从党和政府的召唤:任西南农学院(后改为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教授,建立起西南地区第一个土壤农化教学科研机构;奉命三赴云南边疆,完成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橡胶宜林土地勘察;承担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的土壤概查任务,走遍了岷江、沱江、涪江等主要支流;参与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的筹建;参加第一、二次全国土壤调查;参加西南地区农业土壤规划……1956年和1964年,侯光炯又先后参加了第六届和第八届国际土壤学大会。

“文革”中,尽管受到多重打击,但他对土地依然痴情不改。1971年,已近古稀之年的侯光炯重返讲台,第一件事就是向四川省科委提出要到农村长期蹲点。

1972年,侯光炯到四川省简阳县云龙区金马公社蹲点,后又在自然条件更差的镇金公社建立农村科研基点。他像一头渴望耕耘的老牛,急不可耐地奔向希望的田野,与社员一起劳动,下生产队进行农情访问,住茅屋、吃杂粮,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干就是6个春秋。

6年来,这里的荒坡土坎变绿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贫瘠土地变成了肥厚梯田;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

1978年,侯光炯从蹲点研究实践经验中总结提出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日夜操劳使他不幸罹患胃癌,诊断为晚期,医院做好了胃切除的一切准备。然而,不管大夫和儿女们如何苦劝,侯光炯坚决不开刀,他要“用有限的时间回到土地妈妈那里去”。他“逃”出了医院,回到了他日夜牵挂的试验田。说来也怪,自行调治了几个月后,他竟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

1979年,侯光炯又辗转四川宜宾,先在江安县铁青乡,最后选择了土壤种类众多、代表性强的长宁县竹海镇相岭区蹲点,开始“自然免耕法”试验研究。

年迈的他拄着竹手杖,和助手们顶烈日、冒风雨,踏遍了相岭的坡坡坎坎、沟沟壑壑,到田间地头向农民推广以“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为主要依据的水田半旱式耕作制度和方法。见大家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侯光炯发出告示:“凡采用半旱式免耕法而造成减产的试验户,减产部分由侯光炯赔偿。”这才有农户敢尝试。收获的季节到了,试验田普遍增产,农户们眉开眼笑。

很快,水田半旱式免耕法在全国水稻产区推广。1986年至1991年,南方17个省(市、区)推广5000多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达20亿元以上。

为这一切,侯光炯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他从未有过节假日休息日,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常常工作到凌晨3点半,还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干工作就要有这种三点半精神。”他把长宁相岭当作自己真正的家,在长宁17年,他有14个春节是和农民一起过的,其余3次,则是在子女千呼万唤、苦劝诓哄之下才回家,最长的一次不过3日,最短的仅1天。

多年来在艰苦条件下超负荷工作,导致他的左眼患白内障基本失明,右眼2800度近视,看书、写字异常不便,基本生活难以自理。即使这样,他仍坚持调研,由人搀扶着去田间,看不到就摸,就听助手汇报,一定要了解农作物长势和土壤性质的第一手资料。这期间,省、市和学校领导多次劝他回学校,子女们恳求他回家,他都谢绝了。

1994年,90岁高龄的侯光炯第四次代表中国参加第十五届国际土壤学会大会,并宣读了论文《自然免耕是消除洪灾、实现持续农业的一项世界性任务》,会议厅沸腾了。人们为具有世界农业土壤科学前沿性质和中国特色的技术喝彩,也为侯光炯老人欢呼!

1996年11月4日,侯光炯走完了他92年的人生历程,与世长辞。

侯光炯曾说:“我是农业科学家,为农业服务一辈子是我的宗旨。生命有限,服务于农业可以无限,我决定在长宁这块土地工作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为止。”他说到做到,在长宁蹲点17个年头,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去世前半个月,重病在身的侯光炯才在领导和亲属劝说下进了医院。

侯光炯把一生心血倾注给土地,他躬身实践、服务农业的奉献精神,永远被后人铭记!


(本文图片提供/刁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