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欢迎您访问重庆历史名人馆!
   

名人故事

陆游“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

2025-10-23 来源: 《文史博览》,2024.11(上半月) 阅读: 43

/李姝  孔令帅

陆游图片.png 

陆游一生嗜书笃学,自言“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藏书量达3万余卷。他多次充满自豪地提及自己出身于“五世业儒书有种”的书香门第。其祖父陆佃年轻时勤奋苦读,后成为著名学者、国子监博士,置书盈室。其父陆宰有藏书楼“双清堂”,与石公弼、诸葛行仁并称浙中三大藏书家。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朝廷建秘书省时,曾向陆宰借抄藏书凡13000余卷。家里丰富的藏书为陆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阅读条件,自幼便与书籍文墨为伴。“先亲爱我读书声,追慕慈颜涕每倾。”双亲的鼓励和引导使陆游早早养成了“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儿时爱书百事废,冷饭干呼不来”的嗜书笃学习惯。

与此同时,陆游继承了祖辈父辈热爱藏书的传统。他宣称“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并在父辈的基础上继续扩建自己的“家庭图书馆”。据史料记载,陆游在四川为官时,“出峡不载一物,尽买蜀书以归,其编目日益巨”。他在诗中写道:“衣典尽仍耽酒,米无炊尚买书。”哪怕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也坚持购买书籍。

借抄书籍也是陆游丰富家庭藏书的重要途径。遇到市面上不常见的书籍,他常借来抄录。这在他的诗文里多有记载:“眉间喜动君知否?借得丹经手自抄。”“入市归村不跨驴,蝇头细字夜书。”经过经年的积累与扩充,陆游的“家庭图书馆”日益宏大,以“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当然,对陆游来说,藏书不是为了装点门户,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消遣。他批评“近世浅士乃谓藏书如斗草,徒以多寡相为胜负,何益于学”的现象自称“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更多的时候,他是怀抱着拯救天下苍生于水深火热的赤诚之心而矻矻于书卷间。

 

来源:《文史博览》,2024.11(上半月)

编辑时标题和内容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