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
竺可桢的贤内助
2025-10-28
来源: 《文史博览》2025年9月(上半月)
阅读: 16
文/杨海亮
竺可桢与妻子张侠魂
1918年春,28岁的竺可桢正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任上海神州女学校长的张默君恰在哈佛考察教育,得知竺可桢品学兼优且无婚约后,便托人向其介绍胞妹张侠魂。自此,竺可桢与张侠魂鸿雁传书,情愫渐生。1919年冬,二人在上海完婚,浙江人竺可桢成了湖南女婿。
婚后,竺可桢与张侠魂居住在湖北武昌石灰堰4号。当时,竺可桢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主授地理课程,同时讲授天文气象学。一年后,竺可桢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授,开设气象学、微积分、地质学等课程……竺可桢声名日盛,成就日多,变得更为忙碌。
1920年11月,竺可桢与张侠魂的长子竺津出生。之后,长女竺梅、次子竺衡、三子竺安和次女竺宁相继出生。尽管张侠魂曾有“男子又何不可操家政”的见解,但面对竺可桢的才华与抱负,她从婚后起就决定“牺牲自己,成就丈夫”。此后近20年,她操持家务、抚育子女,跟随竺可桢辗转南北,堪称贤妻良母。
张侠魂为了照顾竺可桢,哪怕在最艰难最困苦时,也坚持一家人在一起。1938年1月,张侠魂随竺可桢辗转至江西吉安县。不久,因抗战局势愈加严峻,只好再次迁至江西泰和县。一路上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张母劝张侠魂回上海,以便照应,可张侠魂执意要留在竺可桢身边。
正是有了张侠魂的充分理解和悉心照料,竺可桢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与研究。无论是应张伯苓之邀任教南开大学,还是受蔡元培之托主持气象研究所,无论是筹建东南大学,还是执掌浙江大学,无论是教授气象学、地理学,还是参加学术会议、社会活动……他都殚精竭虑,贡献良多。
来源:《文史博览》2025年9月(上半月)
编辑时节选部分内容,重拟标题,内容略有修改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陆游“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12号
事业单位:CA0400000006087887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