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欢迎您访问重庆历史名人馆!
   

名人春秋

巴金在重庆进入第二个创作高峰期

2023-10-11 来源: 重庆历史名人馆 阅读: 287

文/洪德斌


1696993846604390.png

巴金作品《寒夜》


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著有《家》《春》《秋》《第四病室》《寒夜》等作品。

巴金1940年10月由昆明来重庆,1946年5月离开重庆往上海,在重庆生活工作了近6年。重庆为巴金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促进了巴金现实主义文学风格的成熟。巴金在重庆创作的长篇小说《寒夜》,是继《家》之后代表其最高成就的作品,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

巴金在重庆期间,就职于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除了从事创作和出版,他还积极参加各种进步社会活动。在重庆,巴金多次见到周恩来,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1941年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在重庆举办欢迎会,巴金在欢迎会上第一次见到周恩来。1944年年底,在重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巴金又一次与周恩来见面。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同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飞抵重庆,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在周恩来的安排下,9月的一天,毛泽东在上清寺会见重庆文艺界人士,巴金应邀出席,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身穿中山装的毛泽东面带微笑,与重庆文艺界20多位知名人士一一握手。10月21日,改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的“文协”举行会员联欢会,巴金在会上又一次见到周恩来,并聆听周恩来介绍延安文艺界情况。

抗战胜利后,巴金积极参与争取民主自由、反对独裁内战等活动。1946年1月20日,巴金与茅盾、冯雪峰等50余人联名发表《陪都文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委员书》,呼吁废止国民党政府的专制文化政策,确立民主的文化建设机制。对重庆较场口“2·10”血案,巴金于2月18日向《民主报》记者发表了深表愤慨的谈话。2月27日,他与史良、杜国庠、茅盾等152人联名发表《为“2·10”血案告国人书》。4月18日,他又和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人联名发表《致美国国会争取和平委员会书》……这一切,都是巴金“向着建设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努力的实际行动。

在重庆期间,巴金创作十分勤奋。初到重庆时,他居于好友吴西在沙坪坝开办的互生书店楼上。书店地处公路边,两边都是饭馆,巴金整天被汽车的烟雾熏着,被煤油味着,苦不堪言,于是他就在不远的庙湾租一间小屋。

1941年3月29日至5月23日,巴金创作完成了抗战时期的力作《火》三部曲的第二部(又名《冯文淑》),这部作品虽不是写重庆的生活,却反映了生活在重庆的巴金要用文学表现抗战、歌颂爱国青年的创作欲望。1942年1月,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巴金的散文集《龙·虎·狗》,其中不少文章是他在重庆创作的。

1942年4月,巴金短篇小说集《还魂草》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集子中的代表作《还魂草》与重庆生活密切相关。当时,日寇飞机频繁轰炸重庆,巴金常随大家一起跑到住处附近的川康银行防空洞躲空袭。一次,亲眼目睹自己熟悉的一对母女因没来得及躲进防空洞不幸罹难,感到无比难过、愤怒,于是他创作了小说《还魂草》,借笔下的文字强烈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巴金在重庆完成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和长篇小说《寒夜》。《憩园》以巴金两次回故乡成都的所见所感为素材,1944年10月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第四病室》则以巴金在贵阳中央医院的亲身经历为素材,描写病室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乌七八糟的情景。

长篇小说《寒夜》是巴金创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部小说是1946年巴金举家迁居上海后续写完稿的,但它起始于1944年初冬的重庆,而且所写的故事也来源于重庆的社会生活。

1944年5月,巴金和萧珊伉俪重庆民国路(渝中区五一路)文化生活出版社楼下一个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他们居住的那栋楼的三楼上,住着祖孙三代四口人,属典型的小知识分子家庭老太太老太太的儿子、媳妇孙子。老太太从前念过旧学,是昆明的才女儿子、媳妇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高孙子正上小学老太太及她的儿子、媳妇过去都是满怀希望和抱负的人,逃难来到重庆后,在黑暗势力的欺压下,生活越来越苦,意志越来越消沉,最后染上肺病身亡,媳妇成了别人的花瓶,老太太只得带着孙子远走他乡。

巴金以这家人的遭遇为素材,每天夜晚在文化生活出版社楼下小屋里构思和写作。在他看来,国民党统治下陪都真像冬天的寒夜为了更好地突出这部小说的主题,他将小说取名《寒夜》

《寒夜》出版后,人们评价“它凝聚着作家抗战八年的丰富生活、血泪的感受、深沉的思想感情”,誉之为巴金“家庭题材小说的炉火纯青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