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欢迎您访问重庆历史名人馆!
   

名人春秋

王十朋夔州扬美名

2023-11-22 来源: 重庆历史名人馆 阅读: 290

/赵贵林  赵桉

 

1700620076901247.png 

王十朋画像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

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孝宗皇帝在金人的威胁下,向金求和,使魏杞到金,答应割让商、秦二州,缴纳“岁币”,并于乾道元年(1165年)正式实施(此即“乾道和议”)。朝中主和派占了上风,主张抗金的王十朋遭到了排斥。这年七月,他从饶州移知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

王十朋到夔州后,关心百姓疾苦,施行一系列德政,赢得了百姓的衷心爱戴。

 

刻石于庭励官师

王十朋初到夔州时,看到夔州府署前立有一方“戒石”,戒石上刻的是宋太宗赵光义钦书的16字圣训:“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戒石立于北宋嘉祐年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字迹模糊,难以辨认。王十朋让工匠重新整修戒石,并抬高位置,四周加上护栏,还在新立的戒石后面刻上了他写的一首《自警诗》:“尔俸尔禄民膏脂,下民易虐天难欺。圣训昭昭日月垂,刻石于庭励官师。……”

立下新戒石这天,王十朋把府中大小官员请到戒石前,阐明“天威”近在咫尺,大家绝不能做“虐民”之事,应该恤民爱民。

 

长使义泉名不断

每月初一和十五,王十朋都要到郡学为士子们讲课答疑,并询问郡政得失,让大家反映百姓的要求和批评。从众人反映的情况中,王十朋得知夔州城百姓饮水很成问题。

夔州城濒临长江,但城高于江面许多,取水十分不便,城里百姓大多从城后的山上挑水。王十朋上山考察,亲眼目睹了百姓担水的艰难:“夔州苦无井,瘿俗殊可怜。竹筒喉不干,可浣不可煎。日汲卧龙水,屡赖担夫肩。所取都几斛,深惭未投钱。”

王十朋组织工匠和劳力,用一节节竹筒将山上的泉水引下山来,并在城里修了蓄水井,改变了夔州城饮水难的状况。他还下令免费供水,不准收取水钱,使义泉名副其实。

为了让后来的同僚都能记着这件事,在给城里的街坊命名时,王十朋特地把取水的那条街命名为“义泉”,而且还写了一首《义泉》诗:“官费接筒竹,民蠲沽水钱。丁宁后来者,莫负义名泉。”

 

为改马纲屡上奏

  在夔州,王十朋曾几次上奏孝宗皇帝,希望能禁止马纲走水路。所谓“马纲”,指朝廷编纲运输马匹的制度。他在《夔州论马纲状》中云:“臣自入境以来,窃见夔峡之间土狭民贫,面皆菜色,衣不蔽体,非江浙、荆湖诸路之比。”“况今马纲之害极重,财力必当大困。……财非天降地出,又必取之于民。而夔之民贫如此,财何自而出耶?”“况水路正行瞿唐滟滪之险,又有恶滩二十余节,水势湍急,濆漩颇多,马性善惊,闻滩声汹涌,必致跳跃不可控驭,撼动舟船,必有覆溺之患。……”(《梅溪集·奏议》卷三)

孝宗皇帝没有准奏,仍坚持马纲行水路。王十朋没有因为孝宗皇帝的态度而放弃自己的意见,他再次上奏,力陈水路之弊。他在奏折中写道:“臣愚以为不若且行旧路,舍危就安。或以山险马瘏为虑,宜于鄂渚、汉阳诸处设监以休息之。壮者发至行在,病者留以牧养,水草既便,马必藩育,亦可以为江淮、荆襄警急之备,固亦无害其为马政之修也。”字字句句,真切地表达出他为民担忧、为国着想的情怀。

  王十朋的这份奏折引起了孝宗皇帝的重视,在朝廷中一些有声望的大臣支持下,孝宗皇帝终于下令,马纲不行水路,仍行原有旱路。

  马纲不行水路的旨意传到夔州,王十朋不禁喜极而泣。此事让夔州上下一片欢腾,百姓敲锣打鼓、披红挂彩,欢庆了三天三夜。王十朋以《上元山中百姓出游作三章谕之》为题赋诗,记叙了当时的欢乐情景。

 

拜谒史迹抒情怀

王十朋赴夔州上任,心情比较舒畅,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诸葛亮和杜甫的崇敬。诸葛亮是王十朋崇敬的历史人物,王十朋到夔州后,多次拜谒武侯祠。看到这座祠堂年久失修,庙堂倾圮,而且“地界巷隘,混以民居,尤其是污渠壤混其间”,决计把武侯祠迁移他处,重新修建。从他的《夔州新修诸葛武侯祠堂记》《夔州新迁诸葛武侯祠堂记》两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新修”“新迁”武侯祠,有其深远用意:“今夔之二祠相继鼎新,郡人四时香火,牲牢酒醴之奉,有加而不怠。盛德百世之祀益章,可以一洗江濆异代之耻,无愧乎锦官城矣。”也就是说,他要以此来弘扬忠义精神,洗雪国耻,以图恢复大宋江山。

  王十朋对在夔州留下大量诗歌的杜甫也特别敬仰,认为杜甫在夔州写的诗章,可以与《诗经》媲美,杜诗亦可比作《史记》。

后来,王十朋在离开夔州之前,特地到东屯拜谒杜少陵祠,并赋《至东屯谒少陵祠》诗两首,陈述自己迟来的原因:

宦游夔子两经年,未到东屯意慊然。

端为先生旧吟处,不应容易上诗篇。

忠不忘君句有神,当时无地可容身。

草堂遗像英灵在,又见匙翻雪稻新。

 

筑坛修城抓绿化

在夔州期间,王十朋还重筑社坛,整修城池。他认为,天下人共同要祭祀的就是社稷。“社稷”是土神与谷神,这两位神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功德无量。同时,社稷也是国家的象征。夔州作为古夔子国所在地,位于城西郊的社稷坛却十分简陋,而且“垣墙颓圮”,自己作为州官有守土之责。于是他选择了一处植被丰茂的地方,筑屋增坛。他之所以如此重视筑社坛,是因为他认为“夔门社稷宋社稷”,“愿与天地同无穷”。

夔州“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夔州古城年久失修,多处坍塌。王十朋派人加固修葺,并亲自参加筑城劳动。他给军民讲修筑城墙和保家卫国的道理,要大家把筑城保平安当成是自家的活计。他写了《修垒》一诗并加注,诗云:“莫将逆旅视居官,直作吾家活计看。墙壁时时为修葺,安知劳苦是平安。”注曰:“夔城颇恶,予修之,虽雉堞一新,然土城易坏,兵有守城者,勿它役,随坏而补,则城常固矣。”

夔州临长江,交通较便利,故两岸林木被严重砍伐,荒山很多。王十朋到夔州后,鼓励人们种树,而且他还自己买了一些荒山栽树,带头搞绿化。              

 

泪别夔州名流芳

乾道三年(1167年)七月,孝宗皇帝将王十朋调离夔州,要他回临安待命。一些与王十朋朝夕相处的夔州同僚,依依不舍。百姓听说他要离开夔州,纷纷哭泣。临行这一天,夔州百姓扶老携幼,集聚在十里柳林,准备了水酒,为他送行。

明代嘉靖年间,夔州建“三贤祠”时,将王十朋与周敦颐、宋濂列入其中。

据清光绪《奉节县志·卷十九·坛庙》载:当地人自发兴建了“王公祠”,其祠在“在府署南”,“祀宋州守王十朋”。

夔州人还把夔州古城边一条名“西瀼”的小溪,更名为“梅溪”。

 

(本文图片提供/奉节诗城博物馆)